【资料图】
“七”在中国古代具有特殊寓意,古人常将“七”视为阴阳循环的一个周期,于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被称作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节这一天,佳人在良辰美景中斗巧祈福,在璀璨星空下欣赏牵牛织女星,因此,这一天也被认为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绵延两千多年的七夕佳节,不仅承载着先民对乞巧、乞子、乞美、乞智、乞寿的幸福诉求和生活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勤劳美德和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
传统上,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七夕节的风俗活动经历了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变化。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可见,早期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主要以乞巧为主。乞巧习俗形式多样,女孩用五色细线穿七孔针,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文人才子在这一天曝书曝衣、祭拜魁星。到了宋朝,七夕节成为举国欢庆的隆重节日,人们在“乞巧市”“乞巧楼”购买巧果和巧物。在今广东天河、湖北郧西、甘肃西和一带,仍保留了当地特有的乞巧民俗,如吃巧果、结扎巧姑、看七娘戏、拜巧卜巧、染甲沐发等。归纳来说,七夕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传统,尽管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有所差异,但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不乏关于七夕节的描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天孙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随着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诗人开始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吟咏爱情。从“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到“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渔家傲·七夕》),再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从这些作品的内容演变能看出,七夕的爱情要素被逐渐放大,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成了七夕的重要符号。
七夕节这天,情侣通过互送礼物表达爱意,甚至有年轻人特意选择在七夕节领证,向世人宣告这一人生的重大决定,手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汪玢玲在《织女传说与中国情人节考释》一文中表示,“七夕又名‘乞巧节’,就说明牛郎织女这样的劳动人民受人尊敬,人们向他们乞巧,学习他们的劳动本领。这和赞赏他们之间的坚贞爱情是一致的。”回望乞巧文化与织女传说,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浪漫情怀的美好表达,是对劳动与生活的无限热爱,是对永恒爱情的希冀和赞美。
七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精神内核,在当下更有着不少的关注度和热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应当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时尚形式交融贯通,推动传统文化“破壁出圈”,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刘凯丽 张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贾润梅)8月1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
8月18日晚间,国内领先的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
随着秋天的来临,温暖的“奶茶色”又回归了。这个静默温柔又带着几分暖
快科技8月19日消息,日前vivo最新推出的平板产品vivoPadAir正式开售,
兵马俑:西安的必游之地,让孩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大雁塔广场: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