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痛心!一导游工作中暑后去世,年仅48岁 每日热闻
来源: 顶端新闻      时间:2023-07-04 13:58:01

7月3日,网传“北京一名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途中因中暑去世”。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多方核实后了解到,此事发生在7月2日,去世导游姓龚,年仅48岁。记者从多位导游处了解到,这位龚姓导游是一名北京地接导游,7月2日他在带团游览途中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资料图】

北京热浪翻滚,游客“全副武装”游览颐和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这位龚姓导游此前为专职出境领队,“走北欧线的”,是家里独子,父母均年事已高。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成为地接导游。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导游以前曾经是竹园国旅的一名领队,后来从该旅行社离职。

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纪录,而北京的旅游市场也随着暑期到来急剧升温,提醒广大游客及户外工作者注意防暑降温。

全国多地频现极端高温

高温天数创历史纪录

国家气候中心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其中,6月华北、黄淮高温现象最为突出,北京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天津为次多。京津冀和新疆4省(区、市)6月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4.1天,比常年同期(2.2天)偏多1.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南部及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偏多5~10天,局部地区偏多10天以上。

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历年变化(1961-2023年)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分布图

今年以来,我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分别是5月28日至6月5日,6月6-12日,6月14-17日和6月21-30日。全国有30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云南巧家(44.4℃)和元谋(43℃)、北京汤河口(41.8℃)、河北廊坊(41.6℃)等110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5月28日至6月5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16天,主要影响上海、云南、四川、安徽、广东等15个省(区、市)。

6月以来(截至6月30日),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下同)高温日数9.8天,较常年同期(4.6天)偏多5.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北京高温日数(13.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12.2天)和天津(10.2天)为次多,山东(7.7天)为第五多。

6月14-17日和6月21-30日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主要影响华北地区。6月14-17日,华北地区有44个国家站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35℃及以上高温覆盖面积达37.1万平方公里,其中40℃以上1.7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2亿人。

6月21-30日,我国出现今年第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为今年以来最强。华北地区高温极端性强,北京汤河口(41.8℃)、天津大港(41.8℃)等22个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有124个国家站超过40℃。22-24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三天气温达到或超过40℃,城区高温时长超过40小时,22日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41.1℃。

近10年来(2014-2023年),华北地区共发生10次区域高温过程。除了2014年和2015年外,近10年每年6月华北地区都有高温过程发生,但连续多次高温反复出现,实属历史之罕见。从多个指标综合来看,今年6月21-30日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今年以来最强,极端性也是近10年来6月最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上旬华北东部和黄淮北部等地仍多高温天气。其中:1-2日,华北、黄淮、汾渭平原等地有明显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5-8日,华北、黄淮等地还将出现一次持续高温过程。此外,6-9日,江南东部、华南东部有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7-8月),我国华北、华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还将出现阶段性高温过程。

如何预防中暑?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据央视新闻,近日,北方大范围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4个阶段。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进入轻症中暑阶段,会出现体温升高、发热等症状,如此时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轻度的中暑一般发烧38℃以上,看着脸特别红,但手脚特别凉,再严重点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这时候脸就不是红了,可能就变得比较苍白了,心跳加快。重的就出现抽风、意识不清,各脏器的衰竭。

一旦发生中暑情况,专家建议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危险症状及时就医。

中暑后,应立即远离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擦身时,注意开始时不宜过冷,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儿童活动量大、出汗多更容易造成中暑。在高温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儿童在阳光强烈的时间段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出门要做好防晒并及时补充水分。

专家提醒,临床中不少婴幼儿也发生中暑情况,即捂热综合征,大都是家长过度保护的结果。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新生儿来说,他可能要裹个包被,所以这种的孩子也特别容易中暑,经常能看到包着来看病,结果来了以后就高烧, 孩子还有惊厥等症状。

此外,家长应注意,高温天一定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中,后果非常危险。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廖琨:密闭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在狭小空间中产生高温,容易引起中暑。

专家提醒,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应选择浅色、轻薄、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外出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风油精等。

可以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等。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