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这场闹剧式“分手”,谁赢了?_世界热闻
来源: 古典古少侠      时间:2023-05-22 01:01:16


【资料图】

这是 古典古少侠的第 587篇原创文章 董明珠的退休愿望,又一次落空了。 最近,曾被董明珠称为“格力接班人”的孟羽童突然离职,引发了大众热议。 网上有各种说法:有人说孟羽童忘恩负义,不懂感恩,没有格力她什么都不是,亏了董明珠还把她当接班人培养;有人说格力对她的支持不够,她无法承受格力的工作安排才离职;又有最新消息曝出,孟羽童在工作期间接了很多私活、有大量打卡异常,是被公司开除的。 在我看来,这整个事件都是一出闹剧,是两个女人的一场“算计”。01孟羽童与董明珠相识于2021年,在一档名为《初入职场的我们》的综艺中,经历5轮面试的孟羽童获得了入职格力的机会,并被董明珠指定为秘书。这一年,孟羽童22岁,即将从浙大毕业,计划出国留学。 故事到此,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获得一次高起步踏入职场的机会而已,直到一次大会上,董明珠一句:“我要将孟羽童培养为第二个董明珠!”将入职不足两周的孟羽童送上热搜,一夜爆红。很快,格力为孟羽童创造了一架“天梯”,在抖音上,格力注册了名为“明珠羽童精选”的账号,账号中的视频基本都是由孟羽童出镜,介绍格力小家电。短短半年,账号涨粉230万,成为格力旗下的主力直播号。与此同时,董明珠和“接班人”孟羽童几乎形影不离的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 惊天逆转发生在2022年,“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的名字改为“格力明珠精选”,头像也更换为董明珠单人。今年4月,董明珠在采访中表示:孟羽童不再担任自己的秘书,已经转去市场营销岗,她说:“相对秘书工作,孟羽童更热爱直播”。 而孟羽童也于今年5月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句意味深长的“独立宣言”——“我的人生信条: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02为什么孟羽童当不了董明珠接班人呢?这个问题当当创始人李国庆一语道破:“我说过她早晚会辞职。年轻人的人生规划或者职场规划有时候是老板的一厢情愿,孟羽童遇到董明珠是遇到良师,愿意给她当垫脚石。在职期间肯定有MCN机构来找她签约,以孟羽童现在的IP签约费保底400万,以后也可能变2000万,这是年轻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下一个董明珠当管理层?管培生怎么也得熬8年,这8年至少3个部门轮完岗。格力那种销售铁军不见得是孟羽童能扛得住的。” 李国庆的话不无道理,在企业中,接班人需要具备包括资本、财务、经营、产品、渠道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而孟羽童真正接班的只是在直播带货这个方面,她确实成为了一个联名品牌的头号女主播。但在整个格力公司中,这个身份只是一个非常有限的角色。即使是如日中天的董宇辉,在东方甄选分红的时候,也远远没有他们的高层管理者拿到的多。而这是合理的,因为在董宇辉背后还有巨大的供应链、运营团队和直播团队,他只是其中一部分。 所以,我猜想董明珠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实际上她所说的是“直播带货的接班人”。格力借此放大了这个故事炒作,不少年轻观众天真地认为,在职场中真的有捷径能一步登天。但所有理解企业运营的人,都会对这个接班人说法一笑而过。 任何一个企业的接班人都需要在企业中经历多次大仗的历练,吞苦水像吃一日三餐一样习以为常。 还记得孟羽童曾发布两条微博,哀叹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整过周末: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工作时间高达21个小时。 而董明珠在讲起自己的忙碌时泰然自若:“长达30年的工作中,我几乎从不过周末,但是我心甘情愿。” 两人的不同印证了一句话:董明珠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没人可以成为第二个董明珠。03孟羽童本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她在在杂志《ELLEMEN新青年》的专访中曾表示,自己深知董明珠的“钦点”更像一种对职场新人的鼓励,而不是真正要把她培养成接班人。 基于这份“人间清醒”,孟羽童也在悄悄做着别的打算。她用董明珠秘书的身份,做起了小红书,截止到目前有124万粉,全网300多万粉。有人统计,她的一条广告报价15万-17万,现在已经合作了10多条,保守估算也赚了150+了。一边是500强大厂,有接班人头衔,但薪资10000,还要天天打卡;另一边是网红,一条广告15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离开是早晚的事。 但这次分手的处理方式相当不体面。孟羽童的形象从一个网红逐渐毁损,她的身价未必有以前高了,而格力多年来在网友心目中塑造的亲民形象,也被折腾得差不多了。这是企业和个人双输的局面。 这个故事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在职场中想快速晋升,你必须找到一个迅速崛起的新领域。举个例子,OpenAI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1岁,如果他们在谷歌做普通算法工程师,可能需要熬上10年才能成为主管或总监。但这个平均年龄31岁的团队,创造了整个世界。 像Midjourney这样的公司,只有11个员工,除了创始人外,只有一个财务和一个法务,其他8个人没有大学毕业。 你看,新科技、新行业、新生态都是年轻人的机会。 关注视频号,看更多观点第二,无论谁称你为接班人,你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你绝对不能低估一个大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个人的名声在平台上会被放大很多倍,但当离开这个平台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非常的渺小。 我记得当年在新东方的时候,许多老师都离开平台,希望靠着过往积攒的名气和资源去创业或换赛道发展,但只有少数成功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五六百人的掌声或笑声,以为这是自己一己之力促成的结果,然后膨胀了。他们忽略这背后平台和团队的力量——是谁设定了价值观,是谁吸引学生来听讲,是谁制定教材,是谁建立了讲师的流动机制,是谁培养了这些老师… 实际上,当时的新东方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机制,而老师只是这个机制中的一个小齿轮。如果你没有全面了解整个链条,你会认为这些成就都是自己的功劳,最后落一个双输的结果。 对于财大气粗、根基雄厚的企业来说,这样的损失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对个人来讲,多年积累获得的名气和影响力,在离开大平台后都可能烟消云散,凭一己之力营造下一个巅峰时刻太难了。相比孟羽童的选择,董宇辉还是比较聪明的,走红后,他跟老板俞敏洪表态:“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我尽量多奋斗”。虽然有团队企图花数百万重金来挖他,但他比较理性,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如果他真的离开,我相信东方甄选很快就会培养出下一个“董宇辉”。 想起茨威格那句著名的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或许也可以改写一下:“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可以赠给你,也可以赠给别人。”关于孟羽童事件,你有什么看法?

你或许能认真完成工作,但总觉得缺点什么。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又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与其向外求,不如问问自己: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工作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可以体验一下我发起的「职业发展加速营」,5天时间,我带你做一次“职业体检”,以及用生涯规划师的视角,看懂职业发展规律,找到职业突破点。只需1块钱。5月22日(下周一)开营。

扫码报名学习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即可):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